分卷阅读10(1/2)

得未来还有无限可能的时候,怀抱着这样的态度离开……可是多数人还是愿意住在二十平米的房里吃着泡面看电视剧,缅怀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,想活着……”

“你和你的父母谈过这些吗?”

“我没有自杀的倾向,您别误会,这只是我觉得还不赖的一个概念,某程度上来说,没有错吧?继续我们的故事吧,刚才说到那个人工智能,是一个男孩,外形是一个男孩,该说是少年。我们的主人公的妄想症,就像您说的那样……开始作祟,他是……”

“这个人工智能的意义是什么?你安排他现,而且是你早就想好了的,一定有什么义的吧?”

“当然了,他是一个象征啊,您想,十六七岁的少年,丽的少年。难不会让您想起死亡和衰败吗?”

“你读了太多日本小说了吧?有些可能还不适合你这个年龄看。”

“你觉得我读不懂吗?”

“有时候太消极了。一些作家……他们的战争绪,反人类的绪很烈。”

“我们不应该把作品和创作人联系起来不是吗?”

“你为什么想写这个科幻故事呢?什么给了你灵?你想表达什么呢?你的表达就是你这个人啊,就代表了你这个人,怎么能把创作和创作者完全割裂开来?上帝绝不会在《圣经》里写回转世,佛陀也绝不会像信徒们叙述未婚生的玛利亚的故事啊。”

“可我只是在客观地描述啊?这是个第三人称的故事,除了描述他们的动作,他们的对话之外,我不想再添加任何细节。就像画家写生一样。”

“每个画家写生画来的东西也不一样啊。创作本质是在寻找一些灵魂上的共鸣啊,对话和动作是没办法给读者共鸣的,如果他们要看这些,他们去看电影电视舞台剧不就好了?为什么要读小说呢?他们需要的是那些能把他们无法描述的表达来的句,让他们觉得原来如此!就是这觉!他们还需要搞清楚作者的立场,好让他们也搞清楚自己的立场,读者是蒙昧的,你要给他们指一条路。”

“这话也太得罪读者了吧!我不觉得他们是蒙昧的,像您之前说的那样,有些东西可能要需要过一段时间他们才能受到其中的共鸣,或许他们一辈都没办法受到,但是这有什么关系?读者看故事,您认为他们是在看故事吗?他们只是在找自己罢了!在故事里找似曾相识的人,找自己受的分,就以为这是那个故事的全了!而且给读者指路那是诺贝尔文学奖要的事,我只是想写我的故事啊。”

“但你也不能给他们输错误的价值观!”

“什么错误的价值观?您是说追求吗?电影和电视才更应该被怪罪吧?到都是很瘦很的女孩儿,好像不瘦是一罪过,不就什么都办不成了。”

“这是一潜在规则。”

“那是对的吗?”

“它不正确,但它应用得很广泛。”

德不也是应用得很广泛的另外一东西吗?”

“你不要再看尼采了!”

“哈哈,我们刚才说到哪儿了?”

“说到主角遇到一个人工智能,一个……很漂亮的人工智能……”

“不然您给主角起个名字吧。”

“我?你没自己想好他的名字?”

“您来吧,我很不擅起名这件事,一个别太拗的名字,还是中国人名吧,科幻已经够疼的了,再来外国人名,谁还看呢?”

“你在国外生活过吗?”

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  • 上一章

  • 返回目录

  • 加入书签

  •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