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、红zhong径山(1/1)

11、红径山

终于等到好戏了,今年径山又将如何艳惊四座呢?快开场吧,小爷我可是等不及了。燕昭王激动地搓搓手掌,与径山一幅淡静模样相比,燕昭王更像是即将比赛之人。

去岁茶王径山毫无争议夺魁,今年大叶坛文斗明月最想见识的就是他。毕竟被燕昭王念叨了全程的径山径山,不兴趣都被激起兴趣了。

径山玉立,也早已打好了腹稿。待茶斟上,不急不徐娓娓来:

冰肌玲珑骨,绰约芙蓉蕖。

蜂鸟疾为妒,玉璧销芳斛。

生是太平年,亡是霍魂。

南山采,香兰泣芳

径山声音温雅,诵诗也是格外柔和,与低沉婉转的诗歌结合在一起,十分赏心悦目。

径山顿了片刻,复又诵诗:

衔泥燕还巢,

梅白鸭知

人间不平事,

了却太平年。

众人渐知这是一首组诗,于是继续聆听。

山河起风雨,

九州同并辔。

发南山后,

衡园梅!

读到最后,竟生起慷慨激昂之意。

妙啊!妙啊!燕昭王率先鼓掌,径山果然不负我望!实在是太好了,造境、技巧、押题、虚实结合升华意境无一不完

明月也赞同地

径山这首组诗《衡园梅》,乍一看无甚特别,但实际上三层小诗,一首推一首,层序渐

先写衡园梅在太平年间凋亡殆尽,再写日来临,残梅化为白腐,人间一切不平事都在这段霍中了却。

后写山河渐兴风雨,愿与九州有志之士一起并辔赴行,待满南山,再归来植梅。

《衡园梅》格调昂扬积极,与衡州府这几年经历的祸事密联系。更是表达了一腔报国志向,于低昂中婉转,于婉转中激扬。

茶王果然当之无愧。

所有学生都止步于抒发个人层面,连决明的《青云志》都是如此。而径山壮志满满,怀博大,心中有百姓民生,万里山河。

以一树梅为基,劈开衡州浪,直面太平年间霍事,抒发清政理想。

但,仅有的缺是没扣题。

径山竟然也没扣到清字题。

怎么回事,怎么这么多人扣不到题旨?

是啊,写得再好也是枉然。

茶园外议论声又起。

孟之悌,今年茶王看来依旧要归属红云萝径山了。这一局,径山胜

茶园外群声沸腾,各议论织在一起,沸反盈天。

今岁的题旨虽为清、二字,但实际上清青,仅青一字。由大叶坛往年规矩便可知,从来只有一字题旨,何来二字之谈。

茶园外喧声鼎沸,大叶坛竟然还玩起了文字术。

之所以决明、白毫、径山胜也是因为扣到了题旨。其中,决明写鸿鹄青云志,白毫写青自嘲以抒志,径山则写昭昭清政报国之志,立现。是以,径山胜!孟之悌

这一个青字,蕴着无边魅力。往小了说,凡是沾了青字边都算扣到了题。譬如白毫朱望经《青》之作,规规矩矩借抒怀,不算亮,但终究是比别人更胜一筹读懂了题旨。

往大了想,便是青天昭昭乾坤郎朗。径山用太平年比拟昭昭青天,寄予自己清政报国的政理想。这便是大叶坛茶王的度。

此时天目拍掌一声叹。心想自己对茶时只顾着拉踩榴叶去了,竟然连歌功颂德昭示圣明都没想到。若是把这番意思加了诗歌中,何愁博不到满堂彩。

怎么样,我就说径山厉害吧。是不是佩服得五投地?燕昭王见明月目欣赏,兴意昂扬,不如大叶坛完毕我们就去找径山朋友好兄弟!

那也不行,我从没彩过,他如何能看得上我燕昭王自言自语陷沉思。

明月见他如此孩童心也是有趣,一整场茶王争霸来,燕昭王的嘴就没停过。

明月对径山充满了兴趣。他二人所想竟是一样,她从诗中读懂了径山的经世之志,也正是她想的。径山与自己竟是一路人。

大儒孟之悌着重表扬了透析题意的决明丘明慎、白毫朱望经、径山萧昂三人。

朱望经一介新人,在大叶坛上尽了风,赢得了满座赞许。

朱兄,你可真厉害,这都能看来!燕昭王沉思之际不忘恭贺朱望经。

朱望经笑笑应,耳通红,心虚地无法言语。

那时燕昭王与倪明月耳语全被他听见默默记

这窃来一字之恩,令人难以启齿。

哈哈哈,好生厉害的小们!茶园一侧走个卷发黑面大汉,他九尺,形如一堵山。

这难是蒙满人?卷发、黑面、壮如山。明月好奇地打量壮汉,一次见到异族人,有些稀奇。

的确是蒙满人不假。燕昭王说,这人竟从茶园那边来,他是谁?来作何?

我是个普天的郎君领袖!盖世界浪!哈哈!小们,可识得我?蒙满大汉声音犷,一举一动豪气万丈,令人耳目一新。

蒙满大汉显然听到了燕昭王说话,特意冲他一笑,胡须嗞咧。大跨步走八卦坛,一坐在施先生的椅上。

张园,你请我来竟不曾告诉小友们我的名讳?这排场也忒小了些。蒙满汉一撩衣摆,大开坐着十分不讲究。

张园向来人行了一礼,笑呵呵向众人:这便是几番延请才肯给老朽面的茶,建京铁笔骨棱!

他是,他是铁笔骨棱?!他竟然是铁笔骨棱?!

燕昭王猛地从座上站起来,激动万分,带得茶案一晃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  • 上一章

  • 返回目录

  • 加入书签

  • 下一章